首页>通知通告>中国制冷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结果公示

中国制冷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结果公示

—— 发布时间:2019-02-15 15:09:15 ——

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1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19}1号),经中国制冷学会院士推选专家委员会评审,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并经中国制冷学会院士推选材料审核小组审核材料,决定拟向中国科协推荐刘静同志(详见附件1)、李安桂同志(简介详见附件2)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现将候选人的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2月15日至2月21日,为期5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凡是对公示结果有异议者,应在公告之日起5天内提出。个人异议应署实名,单位异议应有法人单位盖章。异议者应提供正确有效的联系方式,并提供相应客观的证明材料。相关材料一式两份,于2019年2月21日17:00点前送至中国制冷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小组。逾期的异议不予受理。

 

                                                         中国制冷学会

                                                        2019年2月15日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邮编:100142,

联系人:杨一凡,王丹

联系电话:010-68475543/68457336


附件1:刘静同志简介

刘静,男,1969年4月出生。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液态金属、生物传热学专业。

刘静长期从事室温液态金属与生物传热学研究,做出系统性重大创新。在生物传热领域20余年建立了系列新型高/低温医疗模式及理论方法,定义了纳米冷冻治疗学等新方向,为建立从低温到高温相对完整的生物传热学体系做出重要贡献。因在热科学与技术领域因卓越贡献而备受传热界尊敬,刘静获国际传热界最高奖之一威廉•伯格奖。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世界首台高/低温复式肿瘤微创消融治疗设备,通过国家药监局产品注册认证审评获准上市,获中国制冷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及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先进团队特等奖。

在室温镓铟合金物质科学领域,率先发现40余项全新液态金属基础科学现象与效应.引发了室温液态金属机器人研制,产生重大国际影响.曾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他创建了镓铟合金学科领域理论与技术体系,如:液态金属高功率密度器件冷却、柔性电路、液态金属柔性机器人、液态金属生物医学材料;发明了一系列变革性技术和装备:如,室温液态金属芯片冷却打破了工业界沿用数十年的空冷、水冷及热管散热方式,开辟了全新芯片散热模式;研发的世界首台液态金属电子电路打印机,打破了传统制造技术瓶颈,为实现柔性电子装置迈出重要一步。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并推动了中国液态金属谷的创建和相关新工业的发展。

出版了15部跨学科前沿著作及20篇著作章节;发表期刊论文500余篇(20余篇作为英文期刊全封面或封底介绍,SCI收录300余篇,他引论文超过2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88项。

刘静治学严谨,工作勤勉,曾6次荣获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或优秀教师称号,是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其成果对于相关新兴科技领域与工业技术体系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附件2:李安桂同志简介

李安桂,男,1963年9月出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李安桂长期从事人工环境气流组织、输配系统降耗及地下空间毒害气体引排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11项。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环境安全保障科研攻关5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8项。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主要学术贡献如下:

1. 首次提出了新型高效贴附通风气流组织机制与理论,阐明了贴附通风气流流动与换热规律,揭示了当量组合热源对气流的诱导作用与控制机制,发明了多项贴附通风气流组织新技术和设计方法。技术成果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各大水电工程、地铁建设及大型建筑空间等得到了推广应用,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率先解析了非充分发展流条件下“管、廊、隧”中的流动及局部构件阻力形成机制,阐明了管/廊体系流体输配的节能降耗原理,创新性发明了输配系统减阻用系列减阻专利技术。提出了地下自然能利用的通风换热理论及计算新方法,为工程廊道、隧道等大量天然免费冷热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方法。成果在民用及国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 揭示了地下复杂空间自然、机械及多元排烟协同作用下火灾烟气的扩散流动规律,提出了水电工程等地下复杂空间火灾风险控制理论及设计方法。发明了系列火灾防烟逃生疏散新技术,研究成果被各大设计院及企业等广泛应用,并为《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5项。